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人员(1961年12月16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8:54:43  浏览:943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人员(1961年12月16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人员(1961年12月16日)

批准任命:
刘光为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曾化东、刘浩为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贺文玳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批准免去:
马赋广的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职务;
白玉光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职务;
陈庭槐、侯季五的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职务。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法》是劳动者的权利保障书

湖北伟宸律师事务所律师 张绍明
地址:汉口新华下路9-1号 邮编:430015



人民网上有一篇网友的评论,说劳动法是平衡劳资关系的大法。该网友是有法律功底的,他尚且发出这样的声音,普通公民对劳动法的认识可想而知。
法律追求公平,但也有一些法律偏重于保护弱势群体。《消法》旨在保护消费者,《劳动法》同样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它是一部劳动者的保护法决不是平衡劳资关系的大法,《劳动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表明制定劳动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翻开劳动法的条文,都是用工单位的义务、劳动者的权利。它所包含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劳动保护等规定被统称为“劳动基准”,是法律给用工单位划的“底线”,也是法律规定用工单位给劳动者最起码的待遇。任何用工单位给劳动者的待遇只能高于劳动法的规定,不能低于劳动法的规定,这种规定是一种强制性规定,容不得半点讨价还价。
劳动法是劳动者的权利保障书,违反这些强制性规定就是违法。对于违反劳动法中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劳动保护等规定的行为,政府负有监管之责,政府的劳动监察部门义不容辞地要去查处。现实情况是,政府部门也许是出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许认为劳动法同其他法律一样,劳动者可以与用工单位协商解决的,他们能不管尽可能的不管。殊不知高于劳动法“劳动基准”标准的可以协商,低于劳动法“劳动基准”规定是不容许协商的,政府对那些违反劳动法强制性规定的用工单位只有查处的义务,没有协商的权利。
被劳动法遗忘的一大群体是民工。民工是农民还是工人可以有争论,民工是劳动者勿容置疑。《劳动法》颁布已经十年,但《劳动法》的阳光从未照耀在民工身上。且不说社会保障和各种劳保福利对民工是一种奢望,就是最低工资、最长劳动时间、工资每月按时发放这些作为劳动者最起码的权利也没有在民工身上很好地实施。去年年底,一场声势浩大的帮民工“讨工钱”运动引起了全国人民对民工群体的普遍关注,但所“讨”的也仅仅只是“工钱”,民工的超时加班、劳动条件、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并为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些也都是劳动者依法应享有的基本权利,这些权利在劳动法中清清楚楚。
劳动法到今天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与人们对劳动法立法精神的误解有关。很多人还把劳动法中的劳动关系看作拿破仑时期《法国民法典》中的“劳动力租赁”关系,劳资双方什么都可以协商,十九世纪后期劳动法就已经从民法中分离出来,政府制定劳动待遇、劳动条件的基准成为世界的通例,因为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既涉及经济的发展,也涉及社会的稳定。如果经济发展是以牺牲劳动者最起码的利益为代价,它所遗留的社会问题会是长期难以弥合的。
不仅是用工单位,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更要树立这样的观点:劳动法不是平衡劳资关系的大法,它是劳动者的权利保障书,对违反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基准”的种种行为,政府职能只能查处不能搞什么“平衡”。



印发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三年一月二十五日



  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市“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2〕58号),就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现代物流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整合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发货、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回收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综合性物流活动模式。
  第三条 实施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投资政策。市计划主管和财政部门在年度政府投资计划中设立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十五”后三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支持重点物流园区、重点物流企业和公共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具体扶持办法由市计划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制定。
  第四条 加速建设物流信息平台,积极推进物流企业信息化。加快建设口岸物流信息平台、交通货运信息平台等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加强物流信息规范化管理,降低使用公共信息平台的成本。鼓励物流企业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经营网络化。对企业采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等先进物流技术和设备的,列入市政府科技项目经费和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五条 实施优惠的土地政策。市规划的物流园区和市现代物流企业的土地地价比照工业、交通类项目用地地价确定。
  第六条 鼓励发展物流配送业务。对于开展市域物流配送业务的现代物流企业(包括连锁企业内部配送中心),发放一定数量的物流绿色通道证。
  第七条 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遵循WTO规则,制定完善物流业的法规和规章,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物流服务体系和企业运作机制,规范物流市场,建立物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第八条 拓宽人才培养引进渠道。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物流人才。
  第九条 对本办法适用企业或项目建立资格认定制度。凡申请享受本办法各项优惠政策的,先由物流行业协会提出初审意见,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物流专家,依据物流企业资产、营业额、管理水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专业人才结构等因素进行评估,提出对申请企业或项目的认定意见,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经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后,各有关职能部门按本办法规定予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第十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具体由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